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古代中国人民。印刷术最早出现于盛唐至中唐,通过印章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的提高了印刷效率,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意义:(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拓展资料意义:(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简要介绍: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跃于唐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包括雕版印刷术和活字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代学者多认为始于唐代初期(7世纪)。
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贡献:印刷术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被誉为文明之母。
活字印刷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它的发明使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更为广泛,能较大范围的继承和分享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使人类的进步提速前进。推动文化传播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尤其是欧洲中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圣经等书籍快速扩散,打破教会对知识的垄断,毕昇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由于长期从事雕版印刷,对雕版印刷的刻错一个字,整版的雕版都报废的事感到必须要改革,于是尝试用单个字模来拼接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广告设计、图文制作—获嘉县兴联广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