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忙于其他事情,没能在抖音上分享我的视频,今天我有时间,就给大家录了一个比较长的视频,详细介绍这两把宫灯壶。很多人都认为这两把壶是民国时期的宫灯壶,因为它们带有民国时期的特色,其实,这两把壶是上世纪50年代制作的,距离民国时期并不远,这把壶的嘴是三弯嘴,盖钮和后期制作的宫灯壶不同,它不是一个圆钮的、扁扁的,而是刻有云泉字样的。
这把壶的肩膀有些损坏,但盖子没有损坏。这把壶的刻字是由岩如完成的,也是三弯嘴,盖钮也应该是同一人制作的。这两把壶是同一户人家收集的,它们来自同一个制壶大师,这位大师叫做蒋挺芝,是一位民国时期的老艺人,他的生卒年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在解放后有作品传世。这枚章的仿品很多,需要仔细对比才能鉴别真伪。判断一把壶是否由当时的制壶大师亲自制作,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1、印章是怎么做的你知道印章是如何制作的吗1、制作一方完整的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准备过程(包括打磨印石)、印稿设计(初学者为临印为佳)、操刀治印、修改调整、钤印、刻边款、拓边款等。2、第一步:准备工具准备印章材料:常用篆刻字典、砂纸、镜子、毛笔2支(小笔狼毫、羊毫均可)、墨汁和砚台、印床、刻刀、印泥、连史纸(拷贝纸或宣纸)数份、刷子(废弃的牙刷亦可)、棕老虎(拓边款时用)、拓包等。
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我们选择一方印,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宣纸或者连史纸)附在印稿上,用毛笔蘸墨临出印稿。如果想创作的印章可以用印石在纸上印出痕迹然后用毛笔勾画出边框,查字典选用适当的篆文设计印面,设计印面一点要注意一方印中和谐与统一还有印的留白。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
2、民国的水印纸是进口的吗中国最早使用有水印的邮票是1885年清朝海关邮政发行的“海关二次云龙”邮票,俗称“小龙”票。邮票上的水印图案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还有1894年清朝海关邮政为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的“万寿纪念”邮票,邮票的水印仍是太极图。早期有些造纸厂为表明售出的纸是该厂的产品,将纸张都加上厂名水印。有时使用这种带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邮票,就会出现特殊的水印。
由于水印图不连续,所以只能在部分邮票上见到。民国初期的邮票一直未用水印纸印刷,后来赝品增多,邮政部门决定改用有水印纸,特在英国定制了大批的水印纸张。此纸坚韧而薄,含有民国邮徽篆文“邮”字水印,1940年起在香港印制的孙中山像邮票中,中华版有水印票5种,大东版有水印票10种,商务版有19种。还有1940年发行的香港版长城图航空邮票,有水印票10种,均与无水印邮票混合同时发行,情况较为复杂。
转载请注明出处广告设计、图文制作—获嘉县兴联广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民国是怎么印刷的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