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南京社区生活是这样,一起看过来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指导南京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和管理。导则包括总则、社区生活圈要素与体系、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指引、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指引、慢行体系规划建设指引、社区生活圈分类引导、规划编制与实施七部分的内容,适用于南京市开发边界之内的城镇社区生活圈。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昨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工作情况与研究处理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书面),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8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本市人口和建设用地实现了减量提质,同时完成了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品质提升详细规划、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

编制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报告提出,本市精心组织实施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不断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围绕政治中心,全面提升中央政务服务保障水平。完成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品质提升详细规划、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编制完成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探索街区更新机制。围绕文化中心,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金名片。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迅速提升我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及建造水平而编制的。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2.1湿地的定义本导则采用《湿地公约》关于湿地的定义,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2.2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4、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尤其是其制订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系统论的实质在于“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对于导则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层面,即制订导则所依据的学科内容,不仅是纯粹的建筑学知识,而是各种被传统学科分割开的多门学科的有机贯穿,如规划学、交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等,它们与城市设计一起形成了一种互有交集的半网络结构,而不再是简单的包含或不包含的树形关系,在这个半网络结构中,城市设计成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领域的“环境观”与共享的“价值观”。